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是无视中国人权事业的真实发展
2010-12-10 20:40

 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20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于10日颁奖。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健在接受采访时说,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该奖发给刘晓波的做法,是一个无视中国人权事业真实发展的决定。

  来自中国外交部的消息称,国际社会多数成员不支持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错误决定。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方表示支持中方的立场。

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,中国政府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,为促进和保障人权作出了不懈努力。

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,中国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,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,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有效保障。

  数据显示,1978年到2009年,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加9.9%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过12倍。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,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7%以上下降到36.5%,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%以上下降到41%。

  与此同时,中国政府重视从制度上保障和改善民生。据介绍,中国对8亿农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,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,使低收入群体就业、子女入学、居住条件等问题得到很大改善。中国在全国城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,目前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9.7%。

  数据显示,1978年以来,中国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.3亿以上,占发展中国家减贫人数的75%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3岁,比改革开放之初提高了5岁。

  进入新世纪以来,“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”被写入宪法,为保障人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。“以人为本”的执政理念深入贯彻。

  一些中外人权理论专家评价说,中国近年来致力于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,在改革、发展和稳定的良性互动中全面推进人权事业发展。

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本月早些时候表示,诺贝尔委员会不是有人公开讲,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是个“政治决定”,希望和平奖能促进中国产生变化吗?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,他们有明显的政治企图。这完全违背了该奖宗旨。任何不带偏见、秉持正义的人都会作出正确判断。

  人权专家们指出,这已经不是言论自由和人权问题,而是是否尊重其他国家司法主权,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道路的问题。

  对于这些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13亿中国人民。可以确定的是,中国会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。

相关新闻:
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 版权所有
http://my.china-embassy.org/ch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