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油园 摄影:沈宁 |
油棕树最早种植于西非及赤道非洲,1848年荷兰人首次引种到东南亚(印度尼西亚),19世纪70年代初期作为观赏植物开始在马来西亚种植。20世纪20年代马来西亚开始企业化种植并开始棕油轧制。目前,棕油是全球第二大类食用植物油,其单位产量是大豆、棉籽、花生、葵花、菜子等其它植物油作物的6-11倍。马来西亚的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%左右,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超过200万人,棕油业已经成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一、 油棕种植情况
马来西亚种植的油棕主要是改良品种TENERA,种植3年后就可收获,经济寿命 25年,每公顷油棕树的棕油产量4吨左右。
2005年,马来西亚共有3736个棕油园,油棕种植面积404.9万公顷,比2004年增加了4.5%,占全球油棕种植总面积的33.75%,占马来西亚全国农耕面积的50%。其中沙巴州种植面积最大,达120万公顷,占马油棕种植总面积的30%。
油棕种植园数量以大企业为主,FELDA,IOI,SIME DARBY,FELCRA,ASIATIC,KULIN,GOLDEN HOPE 等大企业的种植面积约占全马种植总面积的60%。
马来西亚油棕种植面积(1996-2005)
单位:(公顷)
年份 |
西马 |
沙巴 |
沙捞越 |
全马种植面积合计 |
全马种植面积同比增长(%) |
1996 |
1,926,387 |
626,008 |
139,900 |
2,692,286 |
|
1997 |
1,959,377 |
758,587 |
175,125 |
2,893,089 |
7.46 |
1998 |
1,987,190 |
842,496 |
248,430 |
3,078,116 |
6.39 |
1999 |
2,051,595 |
941,322 |
320,476 |
3,313,393 |
7.63 |
2000 |
2,045,500 |
1,000,777 |
330,387 |
3,376,664 |
1.91 |
2001 |
2,096,856 |
1,027,328 |
374,828 |
3,499,012 |
3.62 |
2002 |
2,187,010 |
1,068,973 |
414,260 |
3,670,243 |
4.89 |
2003 |
2,202,166 |
1,135,100 |
464,774 |
3,802,040 |
3.59 |
2004 |
2,201,606 |
1,165,412 |
508,309 |
3,875,327 |
1.92 |
2005 |
|
1,200,000 |
|
4,049,201 |
4.49 |
数据来源:MPOB
无土培植 摄影:沈宁
二、棕油产量情况
截至2005年,马来西亚棕油年产量占全球年总产量的50%左右,比重呈逐年相对下降趋势。1994年马来西亚棕油产量为740.3万吨,占全球比重为51.75%, 2005年1496.2万吨,比1994年翻了一番,比2004年增加了7.05%,占当年全球棕油总产量的43.64%。
近年来,印尼的棕油种植面积大幅增加,大有取代马来西亚“产量第一”的趋势,2005年印尼棕油产量1420万吨,仅比马来西亚少76.2万吨,占全球棕油总产量的比重也仅比马来西亚小2.24%。
马来西亚及全球棕油产量统计
单位:万吨
年份 |
全球产量 |
全球产量同比增长(%) |
马产量 |
马产量同比增长(%) |
马产量占比(%) |
1994 |
1430.4 |
|
740.3 |
|
51.75 |
1995 |
1521 |
6.33 |
722.1 |
-2.4% |
47.78 |
1996 |
1628.2 |
7.05 |
838.6 |
16.13 |
51.50 |
1997 |
1790.3 |
9.96 |
906.9 |
8.14 |
50.66 |
1998 |
1691.9 |
-5.47 |
831.9 |
-8.27 |
49.17 |
1999 |
2063.1 |
21.94 |
1055.4 |
26.87 |
51.16 |
2000 |
2182.5 |
5.79 |
1084.2 |
2.73 |
49.68 |
2001 |
2335.5 |
7.01 |
1180.4 |
8.87 |
50.54 |
2002 |
2543.5 |
8.91 |
1318.0 |
11.66 |
47.98 |
2003 |
2970.1 |
16.79 |
1335.5 |
13.28 |
44.97 |
2004 |
3323.9 |
11.92 |
1397.6 |
4.65 |
42.05 |
2005 |
3428.2 |
3.14 |
1496.2 |
7.05 |
43.64 |
(注:1994年到2001年数字取自《油世界》,2002年后数字取自MPOB)
|
|
油棕果 摄影:沈宁
三、棕油及制品出口情况
马来西亚棕油及制品是马来西亚第二大类出口商品,年出口量居全球第一位。棕油及制品出口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,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中国、欧盟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美国、埃及。2005年出口到上述六个国家和地区的棕油及制品总量占马出口总量的64%。
2005年马来西亚棕油及制品出口1344万吨,比2004年增加了6.82%;受棕油价格下降影响,出口总值仅288亿零吉,同比下降1.1%。其中棕油出口229.4亿零吉,同比下降了8.3%。
主要出口市场情况如下:
中国:296万吨,同比增长5.5%;出口额44.5亿零吉,下降15.88%;
欧盟:227万吨,同比增长15.5%;出口额39.9亿零吉,增长2.4%;
巴基斯坦:96万吨,增长了0.3%;出口额14.05亿零吉下降6.8%;
印度:63万吨,下降了32.6%;出口额10.39亿零吉,下降了39.2%;大幅下降原因:印度提高了棕油深加工产品进口关税;
美国:56万吨,增长了63.2%;出口额14亿零吉,增长26.6%;
大幅增长原因:2006年1月1日起,美国反式油脂标签法施行,食品企业进口更多棕油制作人造黄油;
埃及:61万吨,增长了81.6%;出口额9.22亿零吉,增长33%;增长原因:设在埃及的马来西亚油脂厂加工能力扩大。
2005年,全球棕油及制品消费总量为3406万吨,其中,中国消费475万吨,占13.95%;欧盟441万吨,占12.95%;印尼411.6吨,占12.08%;印度352.5万吨,占10.35%;马来西亚自身消费234万吨,占6.87%。
自1998年以来,马来西亚棕油及制品出口数量连续7年增长。但棕油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比重呈逐年下降态势,1998年占全球比重为68.51%,2005年下降为52.56%。
马来西亚历年棕油及制品出口数量统计
单位:万吨
年份 |
全球出口量 |
全球出口量同比增长(%) |
马出口量 |
马出口量同比增长(%) |
马出口占比(%) |
1994 |
1076 |
|
675 |
|
62.73 |
1995 |
1019.5 |
-5.25 |
651.3 |
-3.51 |
63.88 |
1996 |
1076.3 |
5.57 |
721.2 |
10.73 |
67.01 |
1997 |
1217.3 |
13.1 |
749 |
3.88 |
61.53 |
1998 |
1089.7 |
-10.48 |
746.5 |
-0.34 |
68.51 |
1999 |
1386.8 |
27.26 |
891.4 |
19.41 |
64.28 |
2000 |
1500.4 |
8.19 |
908.1 |
1.87 |
60.52 |
2001 |
1737.1 |
15.81 |
1061.8 |
16.93 |
61.12 |
2002 |
1770 |
1.90 |
1062.5 |
0.06 |
61.15 |
2003 |
2173.9 |
22.77 |
1176.5 |
10.73 |
54.12 |
2004 |
2454.2 |
12.89 |
1258.2 |
6.94 |
51.27 |
2005 |
2557.9 |
4.23 |
1344 |
6.82 |
52.56 |
(注:1994年到2001年数字取自《油世界》,2002年以后数字取自MPOB)
中国海关统计,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,中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棕油用于食品加工业,进口数量逐年增加,其中近三分之二来于马来西亚。2005年中国棕油进口总量为284 万吨,同比增长了18.75%。其中,从马来西亚进口206万吨,占中国当年棕油进口总量的72.5%,同比增长了14.19%。2002-2004年中国自马进口棕油的数量分别是137万吨,180万吨和180.5万吨。
![]() |
|
油棕果运输车 摄影:沈宁
四、油棕树相关产品情况
油棕树浑身是宝,从果实到树干,从果壳到果柄,从复叶到油棕核壳,都能加工成各种产品。主要产品分类如下:
棕油产品主要包括:棕榈毛油(食用油)、棕榈液油(食用调和油)、棕榈硬脂(用于加工人造奶油、肥皂、饲料)、棕榈仁油(用于食品加工)、棕榈仁液油。
棕油上游产品主要包括:干内纤维加工成的淀粉,空果柄及果壳加工成的卫生用纸、包装用纸和纤维垫等。
棕油下游产品主要包括:人造奶油、起酥油、油脂、咖啡伴侣、甘油、脂肪胺、肥皂、类可可脂、乳化剂、饲料、油墨、洗涤去污剂、化妆品和护肤用品等。